欢迎进入仙游县华侨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华侨中学 >> 新闻中心 >> 侨中新闻 >> 正文
仙游侨中关于“严禁智能手机进校园”告家长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0-06-06】 【作者:/来源: 】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仙游侨中关于“严禁智能手机进校园”告家长一封信
2020-06-06 仙游县华侨中学

尊敬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仙游侨中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以下简称智能手机)进入校园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2018年11月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通电脑的比例较高,触网率越来越高。而且,在上学日中国中小学生仍有12.9%每天上网2个小时以上,休息日有11.7%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12~16岁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家长为学生配置手机,为的是联系方便,也许您想方便与孩子联系就给孩子购置手机,也许您根本不知道孩子自己买了手机。但是您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的用途?您是否察觉到了孩子自从带手机进学校以后的细微变化?经调查发现,学生将手机用于打游戏、上网、看电子书、聊天等的时间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有时手机还会收到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之间因购买手机而相互攀比,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手机功能齐全,学生自制力不强,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使用,影响学习;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或早恋,甚至误入歧途;个别学生还利用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严重影响自身行为修养。特别是手机丰富的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已使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孩子沉迷其中,导致青少年出现视力下降、精神萎靡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


现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严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请认真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一、频繁使用手机,损害身心健康。现在不少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情绪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二、破坏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大多数在课堂上有玩手机的习惯,学生自控能力差,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有些学生晚上长时间玩手机,白天精力不足,影响学习效率。有的学生甚至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

    三、随意结交朋友,严重影响学业。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极大不便。

    四、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手机档次助长了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形成了不好的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给部分条件较差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

    五、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学生成长。手机上网、微信聊天、网络游戏功能,以及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等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无法自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个别学生还会因此而导致学业成绩严重下降。

    六、配带使用手机,形成安全隐患。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学生之间猜疑、影响同学之间关系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七、亲情逐渐疏远。为了方便家长与学生的联系,家长纷纷给学生配备手机,对他们进行摇控管理,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与孩子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管理方式,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八、手机消费支出,加重家庭负担。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更有甚者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


无数事例证明,学生使用手机弊远大于利。省内外很多学校早已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包括绝大多数家长也都支持这种做法。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8年4月20日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去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要求,山东等省市也先后出台规定,严禁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有了社会共识,并且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出台法规,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法国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英国明确表示,除紧急情况外,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德国虽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规定必须是“学生专用手机”,专用手机功能除了打电话外,还具备一些学习功能。法国教育部长布朗凯称:之所以推出这道手机禁令,初衷是为了不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心,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看看书,或出去玩。他希望这项法规可以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讯息,提醒孩子和成年人不要沉迷于手机。省教育厅于2018年7月4日下发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引导学生适当使用电子产品,提高学生用眼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鉴于此,仙游侨中决定从本学期开始,严禁中学生配带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校园,规范中学生在校园内手机使用的管理。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1.家长一般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如确有需要配备的,只允许给孩子配用仅供通话的非智能手机,且要遵守学校关于非智能手机使用管理办法。

2.本学期起,一律不允许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学校、课堂、宿舍,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创建 “无手机校园”“无手机课堂”“无手机宿舍”,严禁孩子配带智能手机进学校、课堂、宿舍。

3.孩子在校外确实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长时间使用,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用眼卫生,用眼4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在自己孩子面前做好示范,做好表率。家长要鼓励和带动自己的孩子多进行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少使用手机,确保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保护视力。

4.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及时纠正孩子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行为。

5.加强对孩子在家使用手机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家长朋友们: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家长理解和支持我校作出的这一规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祝各位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仙游县华侨中学

 

                            2020年6月5日


图片:林美荣

文字:林美荣

编辑:林美荣

审核:朱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