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仙游华侨中学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我校将以《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为依据,以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思想为指导,贯彻实行新课标的要求,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身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管理要求和研究方式 我校研究性学习以年级组为系统,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具体由教务处指派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指导、督促,年级组管理、学生自主结合选题、老师辅导鉴定等方式开展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及时提供相关材料,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关注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各年级在以往“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对“研究性学习”课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深入讨论。力争我校的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工作有所突破。 四、研究课时 研究的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平均每周安排约两个学时使用,其它时间则与相关学科结合灵活使用。高一年级以集中为主,高二年级以分散为主。 五、研究过程与阶段 1.上学期课题汇总评比及本学期课题准备。包括:开动员会,方法指导,问题准备,心理准备,制订方案,听专家讲座等。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大力向同学们宣传“工欲省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善于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事半功倍,且终身受益。 2.本学期实施阶段。包括:成立课题小组,以课题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制订计划,人员分工;准备研究材料,进行实验并获取数据,以处理信息资料和数据,制作图表,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等。 3.本学期总结阶段。包括:进行经验交流,撰写研究报告,汇报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研究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写好论文和报告。 总之,“研究性学习”工作的开展存在着困难与限制,但我们将克服困难,转变观念,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努力把“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有效地实施。 仙游华侨中学教研室 2018年8月 附: 高一 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
高二 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