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仙游华侨中学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价值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全校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工作思路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学习模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优秀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将在本学年侧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2.通过对本地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小组讨论、集体研究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形成善疑、乐探、勤动、努力求知的积极的科学态度,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踏实地研究,实事求是地获取结论,从而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难的意志品质。 4.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内容大多数要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而获得,因此必须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关心时事、关心国事天下事,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明确自已的社会责任感。 5.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同一个主题下,由于个人爱好、社会阅历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不仅过程具有开放的特点而且结果也具有开放的特点。正因为如此,研究性学习的又一目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 6.为了便于学生查阅信息,学校对学生定期开放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供学生使用。 三.组织机构 研究性学习强调全员参与。因此我们不仅要求高一、高二的全体学生都参加,而且要求高一和高二的全体老师都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为了真正使研究性学习得以全面开展,使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室为领导核心、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挂帅、年级组、教研组全员参与、班主任具体负责的管理网络。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研究性学习的领导小组,主要工作是对研究性学习实行全程管理。 四.计划安排 为了切实执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遵守课程法规,学校教务处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全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每周课内一个课时课外一课时。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发动动员阶段(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首先由教务处召开动员会(要求高一、高二全体师生参加),明确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和要求,统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由教研室安排专人作“如何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专题讲座或课内指导。使学生明确如何选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如何写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小结和小论文。 第二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名人访谈、实地勘察、查阅资料和有关信息等途径进行研究。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筛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通过信息加工和整理,学生已初步形成自已相对独立的见解,此时进入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中要求每组学生写出一篇论文或拿出本组的作品。同时,每组学生把写好的论文交给指导老师审阅。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的态度。学生参与状况、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态度与精神。 (2)学生的体验、知识的应用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 (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活动过程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和增长情况,在活动中施展个性和才能发挥程度。 (二)学生评价的方式 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避免教师评价唯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提倡协调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l、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反思评价自我调楚、自我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经历做出评价并和其他人讨论他们所开展的活动。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档案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归类,以便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让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评价,使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档案。评语、成果展示、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要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以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健康有序地开展,并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等方式。 (三)学分的认定 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应该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审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除上述基本认定程序和内容外,研究性学习课程各组成部分还应有自己的认定要求和内容: 具备下列条件,可得到学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有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⑤达到规定的课时。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复议。 具体活动安排(见附表)
仙游县华侨中学教研室 2017年8月
附: 高一 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
高二 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