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仙游县华侨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华侨中学 >> 学生天地 >> 地震科普 >> 正文
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地震学习是提高自救能力的科学举措
【发布时间:2020-08-04】 【作者:/来源: 】 【阅读: 次】【关闭窗口】

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地震学习是提高自救能力的科学举措

世界上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中国。上个世纪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人的大地震共有四次,其中二次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十年,全球因地震而死亡416万人,其中中国占了63%。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意识普遍较低,预防演练机会极小,因此,各级地震工作者应该按照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明确工作方向。

学校是人员密集且高度集中的场所,组织纪律性强,文化知识水平和科普意识相对较度,学习和传播科学知识的气氛浓厚。充分利用好中小学这块阵地,在农村进行地震知识宣传工作,一定能够收到家喻户晓全民皆知的效果。

为了做好中小学地震知识宣传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1、把地震知识宣传与中小学常规教学有杨结合。在中学地理教学教育中,将教材中的有关地质地震知识适当扩展内容,再辅助一些防震抗震救灾的具体实例,把书本上枯燥的地质地震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既学到了理论又掌握了实用的地震知识,印象深刻终身难忘。2、学校是教育培养人的地方,环境育人,多方位育人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措施。利用室内外板报、阅报栏、校园广播站、校刊等形式,经常书写、播放或刊出有关地震知识,使学校的地震知识宣传工作经常化。3、举行专项校内活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地震知识竞赛和地震知识演讲比赛,借以调动学生学习地震知识的积极性,推动地震知识宣传工作的开展。4、每学年举办的次全校性临震演习。演习前,要制定应急避险预案,指导学生学习防震避震常规知识,具体安排操作程序,规定临震报警信号,在全面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鸣警,全校按照规定的要求统一行动。既可增强学生的防震抗灾意识,又为学校防震避震实战积累了经验。5、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鼓励学生建立地震知识兴趣小组、特长小组。在地理、物理等学科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宏观观测活动。确定家禽家畜、水井等宏观观测对象,发现情况及时向地震部门进行反映。既学习宣传了地震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6、以学校为中心以学生为媒体,把地震知识辐射到学校周边各村各户。以向学生家长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地震知识资料”等书面形式,把地震知识送到各家各户,有疚地增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把学校作为农村宣传地震知识的主阵地,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品质素质,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以及全社会的防震抗震意识和能力,一举多得,是一条值得继续实践和探索的地震知识宣传工作的新途径。

地震灾害中“血的教训”

地震减灾宣传是各级地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虽然经过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小学生防震知识还是比较贫乏,自救和互救更是盲区。从年龄结构、社会经历等方面来讲他们心灵是很脆弱的,遇震过度恐慌大于成人,是导致他们惨重伤亡的原因之一。有关专家调查发现,九江地震共死亡12人、其中5位是儿童,占总死亡率的比例很高;湖北省81位伤者中78名是学生,其中有11名重伤,其比例高达80%。痛定思痛,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在灾难面前失去了理性判断能力呢?据媒体在九江、湖北震区调查,98%的中小学生没有接受过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更谈不上经常性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震模拟演习。作为地震工作者应该怎样帮助中小学生安全避险是值得深思和考虑的问题。

国外经验应借鉴学习

日本是全球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国家,号称“地震王国”,但是,伤亡基本上为“零”。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关键是政府高度重视,在群防、宣传、演习上做的到位,他们还把演习定为长效机制,每周都有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进行演习,特别是中小学生规定每年一定要参加一两次全校性甚至区域性的防灾避难演习,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们尝试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他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达到寓教于体验的效果。如今不但发达国家重视演习和自救活动,就连第三世界的菲律宾也很认真对待,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必须参加地震演习,他们认为地震灾害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是学生。宣传防震减灾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实地地震演习,全国共有42000所学校,100万师生参加地震演习活动。现在世界各国特别重视地震演习工作。200687日,联合国亚太地区各国地震演练就是联合国委托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得好:“灾前预防比灾后救援更经济、更有效”。

演习、自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全世界地震预报没有过关的情况下,演习与自救这项工作更加凸显在我们地震工作者面前。我国掌握地震自救知识和具有危机防范意识的学生廖廖无几,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参加过防震演习,所以地震部门今后应该把地震演习工作放在学校,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地震演习使师生们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积累丰富的临震经验,克服恐惧心理,增强防灾意识,处变不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避免人为更大的伤亡,在宣传方面也起到像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呼吁的那样:应把地震自救、互救知识纳入教育体系,特别是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用一个娃娃影响一个家庭,逐步提高全民的地震灾害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今年国际减灾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大会上讲:“减灾始于学校”。突出了保护儿童安全的必要性,也突出了让儿童直接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既是保护祖国的未来,也是我们各级地震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