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莆田市“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的活动部署,充分发挥优质学校教育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校际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承办了以“聚焦课程教材改革 有效实施高效课堂”为主题的2022年莆田市普通中学第十四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暨仙游县初、高中教研活动。
本次市教育教学化学科开放活动由仙游县进修学校陈莉靖老师主持。活动主要分成三部分:一、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三年施坤海老师、彭丽晃老师和仙游县私立一中杨宇红老师在录播室开展观摩课《陌生情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二、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一年陈礼权教师和李文炎老师在综合实验大楼一层化学实验室进行公开课《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三、与会老师一起评课、共同进行化学教学研讨。
上午第一节,施坤海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陌生情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从最近两次月考试卷中的有关试题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陌生情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一般方法,并通过高考真题、典型例题进行巩固训练和提升。教学素材取自于月考试题、高考真题、典型实例。在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模型认知,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

上午第二节,彭丽晃老师以“高考命题意图”引入教学,强调陌生情境下化学方程式书写在每年高考中的高频出现。课堂中引导学生复习化学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时结合高考真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有效提取题目的相关信息,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陌生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观念的养成,提升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水平。

杨宇红老师在上午第三节的课堂中鼓励学生“不畏难”,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掌握突破陌生的“云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整节课分为三个模块:1、教材中化学方程式的迁移;2、反应物、生成物部分给出的陌生方程式,包括直接给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或者将反应物、生成物隐藏于工艺流程图中两种情境;3、陌生的电化学方程式。课堂中的习题精选今年的高考真题和本学期部分市考、联考题。通过经典习题的讲练结合,浓缩出此类试题的“必备知识”,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模型”。在解题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上午第二节,在化学实验室里,开展仙游县初、高中教研活动,由仙游县华侨中学化学学科教研组长黄元凤老师主持,陈礼权老师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课堂中以“如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洗手液中银离子的浓度是否达标?”导入并创设学习情境,体现从生活实际情境出发走向化学。在教学中通过温故知新引入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容量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启发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实验反思,进行误差分析,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整个课堂设计紧凑,将教师的化学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完美结合,充分实践了高效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上午第三节,李文炎老师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中别出心裁地淡化教师的演示实验,突出学生实验,针对个别学生在溶解和定容时的错误进行现场拍摄,现场播放,现场纠错。学生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让学生思考讨论、亲身体验各实验环节都为“精确”做了什么,最后从称量准确、转移完全、体积精确三个角度总结。在课堂小结时,李文炎老师引导学生审视自己是否达成学习目标,随即转入开篇定量分析的话题,完成前后衔接呼应。





上午第三节下课后,在县进修学校陈莉靖老师的主持下,与会老师们对上午的化学课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在交流讨论时,老师们的发言贴切中肯,既肯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又指出了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次化学教研活动,促进各校一线化学教师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活动为高中化学老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通过本次活动,在不断的交流研讨与反思改善中,聚焦集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相信高中化学的教学教研工作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供稿:化学组
编辑:林美荣
审核:朱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