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承办了以“聚焦课程教材改革 有效实施高效课堂”为主题的2022年莆田市普通中学第十四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

2022年11月3日上午在仙游县华侨中学录播室1举行了地理学科活动。第一节课来自仙游华侨中学陈群生老师《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观摩课。陈群生老师通过我国江南水乡与北非撒哈拉沙漠两者之间虽地在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且景观差异显著的视频导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节课。整节课紧贴新课程理念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循序渐进引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通过三个典型地区气候案例的剖析,落实高考地理素养中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能力培养,并最终实现学生对影响气候因子进行知识建构的目的。课堂中利用典型的切合知识点的习题讲评,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巩固和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课堂中能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时间,由老师设计主导课堂,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课来自仙游私立一中章崇栋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课。章老师通过东非高原上动物大规模壮观迁徙,形象直观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然后通过自觉静悟、案例分析、对应练习等环节来对新课三个标题来展开课堂探究,章老师抓住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再落实到实际气候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启发性和针对性,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第三节来自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杨丽萍老师的《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地理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讲座,杨老师从课堂中的困境: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谈起,并分析其原因来引入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再从如何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学习共同体,使大家认识到“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学生间发生的关系,更是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关系。


三节课后,参会的老师们对上午的同课异构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在交流讨论时,老师们的发言贴切中肯,既肯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又指出了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次地理教研活动,促进各校一线地理教师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供稿:地理组
编辑:林美荣
审核:朱清锋